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动态

“教育要面向世界”:40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07    浏览次数:1062  

“教育要面向世界”:40年回顾与展望


编者按:2023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四十周年。《中国教育学刊》在20239期推出“纪念‘三个面向’题词40周年研究专题”。专题包括四篇文章,简要梳理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演进历程,以及教育在面向世界的40年中“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历史经验,重温“三个面向”的重要意义及其价值依归,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赋能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更好地聚焦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任务,以更扎实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提供借鉴,敬请关注。

 

作者信息

 

王定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教育学院教授;

涂端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本文通讯作者。

 

本文摘要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确立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其中,“教育要面向世界”构成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基础,是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实现历史性突破、系统性跃升的重要动力源。教育面向世界的40年,是我国教育拥抱世界、融入世界、赶超世界、推动世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取得发展新成就的40年。未来,我国教育要在继续面向世界中,推进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变革以参与改造世界;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在发展成就、共享发展成果、教育思想和教育标准等四个方面对世界教育潮流有所引领;通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教育交流合作内涵,促进世界和平和公平正义,助力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以促进形成协和世界。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世界发展大局对我国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确立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其中,教育要面向世界,是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拓展,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与世界的关系,成了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基础。在此前的1980,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说,“现在带来的问题是怎样利用外资,如何对外开放”,首次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概念。邓小平同志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就是教育项目。1985,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阐释了“对外开放”,他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要实现我们的第一步目标和第二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不行,关起门来是不行的。这叫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以前,国际上发布的教育前沿报告,大概需要经过4年才能传入中国。例如,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布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6年才传到中国。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为当时的中国解决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现代化建设、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脱节的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南,并长期引领着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相互学习借鉴的历史进程。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艰巨任务,如何从教育面向世界过去40年中总结历史经验,以更好地把握“两个大局”,“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不啻是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

 

一、教育面向世界的40

 

结合重要的历史节点,可将邓小平同志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至2023年的40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拥抱世界”“融入世界”“赶超世界”“推动世界”。

 

(一)在面向世界中拥抱世界(19831992

 

面对“文革”后科技凋零、教育落后、人才断层的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坚定开启对外开放之门,果断作出了恢复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决策。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清华大学汇报时指出,“我赞成增大派遣留学生的数量”“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在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和直接推动下,留学教育成为面向世界前沿的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积极求知心态和政治从容自信。“国外舆论纷纷将此看作是中国开始对外开放的‘信号’,认为‘迄今在共产主义世界中尚无先例’,‘令人信服地表明(中国的)政治自信心’。”1987年邓小平会见南斯拉夫外宾时表示,“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全面开放、拥抱世界的思想。除大规模派遣出国留学生外,来华留学在当时被作为智力援外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19831992年,我国政府接受计划内来华留学生15516人。其中,欧洲的人数最多,占40.1%,亚洲的占33.6%,非洲的占17.8%,美洲的占6.9%,大洋洲的占1.5%

 

除发展留学教育外,借用外脑,引进智力,也是当时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内容。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的决定》。同年,南开大学聘请美籍华裔数学家陈省身教授,成为第一个向中央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申报的人才引进项目。为了加强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教育交流合作,1984年成立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当年聘请来华的技术和管理专家达300人,1985年发展到1102人。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面对着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的形势,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和教育体制的弊端就更加突出了”“要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加强对外交流,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努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闭关自守只能越来越落后。”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强调教育要面向世界“这个政策不能变”。他指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这个政策不能变”“开放嘛,进出就要自由一点嘛”。这些谈话为后来“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国家留学方针的确立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二)在面向世界中融入世界(19932001

 

随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拐点”,为教育深度融入世界提供了重大机遇。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1993年,中国参加在新德里召开的“九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高峰会议”,表示在教育融入世界中,除了强调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全方位学习,使其成为制定中国教育发展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参考借鉴外,也包括取得重要教育成就获得世界认可,以及按照国际规则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竞争。

 

借鉴国外做法,针对本国实际,中国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经过政府、民间共同努力,于世纪之交实现了“普九”“扫盲”上“双八十五”的普及目标。其后,面对各地差别悬殊,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仅77%的状况,2000年,中国在塞内加尔签署《全民教育达喀尔行动计划》,全民教育进程不停步。2004,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协同各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中央财政增拨100亿元,带动地方更多投入,集中力量支持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加强硬件建设,提高普及程度,保障教育质量。2007年,在我国西部地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艰巨目标。至此,全国“两基”目标全面实现。这是了不起的大事件。在世界上九个人口大国中我国如期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如期实现“两基”,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有标志性的成就,也实现了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是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突破,被誉为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

 

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WTO)12个服务贸易框架内把教育作为第5项,分别涵盖远程教育、留学生、合作办学和自然人流动四个方面。这意味着在许多国家由政府包办的福利性教育,有一部分正在变成让学习者交付学费才能选择的服务贸易,对这些国家的教育将产生革命性影响。经过15年的艰难谈判,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以下简称“入世”),中国政府承诺有条件、有步骤地开放服务贸易领域,标志着中国教育全面扩大开放,正式融入世界。根据WTO的“非歧视性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有关服务贸易的承诺一旦作出就必须严格履行,否则就会被其他相关成员国提起诉讼。当本国的法律法规与WTO的相关规则及该成员国相关承诺相抵触时,实行“国际规则大于国内规则”。“入世”后,如何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加快中国教育发展,成为摆在中国教育面前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三)在面向世界中赶超世界(20022012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教育和人才竞争十分激烈,“入世”后我国教育受到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体系的严峻挑战。为缩小发展差距,增强竞争能力,中国教育在“国际赛道”进入了全面赶超世界的发展阶段。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中国教育“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国家教育战略的关键环节”。随着“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等一系列工程、计划的实施,中国教育加快了追赶世界的步伐。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对世界149个国家教育和人力资源核心指标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我国教育发展综合指数位列世界第86位,到2012年,我国教育发展综合指数位列第47位,排位上升了39位。我国教育发展水平2001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2012年则高出约25个百分点。与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综合水平也由2001年的相当于67%提升至2012年的88%。我国在这10年的追赶中,大大缩小了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差距,在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小学五年续读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指标上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教育发展综合指数的快速提升,得益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优化生源、专业、师资、投入等要素型开放中,提升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如加入WTO,为规范中外合作办学行为,我国对原《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作根本性修改,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鼓励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活动走上规范、快速、内涵式发展轨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

 

(四)在面向世界中推动世界(20132023

 

党的十八大后,中国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中国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全国2895个县全部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20212022学年在册国际学生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同181个建交国普遍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在国(境)外建设了一大批鲁班工坊。笔者参加了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仁川举办的世界教育论坛,会上通过的《2030年教育仁川宣言》中所提出的新的教育愿景,至2023年中国基本都已经实现。2017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九个人口大国2030年教育部长会议显示,中国的教育成就已大踏步走在九国前列。

 

为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同年,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019年我国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实际行动”。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4项目标(即确保全纳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简称SDG-4)涉及十大方面。我国围绕这些方面的相关指标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初等和中等教育方面,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宣布,20152020年中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援建100所学校和职业培训中心,为提高贫困儿童尤其是女童入学率建设100个“快乐校园工程”。在幼儿发展与学前教育方面,实施“2019冠状病毒疫情响应和恢复阶段的柬埔寨儿童早期发展”项目,帮助7万名儿童安全返校复课,免受2019冠状病毒威胁。在技术/职业和高等教育机会方面,2013年以来,中国共资助4300余名发展中国家人员来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开展中非高校间“20+20”合作计划、设立“原子能奖学金”项目等加强科研合作和师生互访,联合培养高水平人才。新时代的中国教育更加注重发出中国声音,显示中国力量,作出中国贡献,在面向世界中,推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二、教育面向世界的未来展望

 

(一)在面向世界中参与改造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现革命性变化。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的对外战略指导原则。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教育对外开放是塑造国际力量对比,提升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渠道。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推进与国际组织及专业机构的教育交流合作”“健全对外教育援助机制”等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具体要求。近年来,我国着力提升全球治理人才培养能力,积极推动全球治理有关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机构建设和项目开发,为我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变革提供智力支撑。通过举办系列研修研讨和学历学位项目,积极分享教育脱贫经验做法和国家治理实践经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官员提高政策制定能力和治理能力,并与非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共同设立能力建设基金、奖学金,通过联合研究报告、国际研讨会等方式,支持有关国家能力建设。随着我国对外援助向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升级,教育援助也成为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我国开展的经济社会发展双多边合作的重要内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机制合作框架下,我国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等国际会议,通过《青岛宣言》《岳麓宣言》《北京共识》《天津倡议》等重要成果文件,在推动全球教育治理体系变革中作用愈加突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2020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其中,教育扶贫是中国减贫经验的重要构成。在教育面向世界中,中国将用更加自主的教育知识理论、教育经验、教育模式为解决世界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在面向世界中参与改造世界。

 

(二)在面向世界中有所引领世界

 

在“教育面向世界”提出后的40年中,我国已实现由单向学习交流向双向交流互鉴的历史性转变。在2009年和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大领域连续两次取得全球第一。英国教育部学校教育大臣尼克·吉布认为,“上海目前在数学教学上处于领先水平,我们的孩子没有理由不达到同样的高水准。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能让我们的老师,从全球最成功的教育体系中拓展专业的技能。”2014年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启动后,双方各有400余名数学教师互访,英国8000多所中小学15000多名数学教师参与其中。2016年,英国教育部决定,英格兰8000所小学将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在美国,麦迪逊市首次投入200万美元建立中国“安吉游戏” 在美国的第一所试点幼儿园。201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受邀赴俄罗斯对波罗的海联邦大学的4个专业进行中俄联合专业评估认证工作。这是国外大学首次借鉴中国标准,邀请中国专家进行学科专业评估。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 4000 多所大学、3 万多所中小学、4.5万多所华文学校和培训机构开设中文课程,中国以外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达2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举办着最大规模教育的国家,建成教育强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潮流,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引领世界教育发展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发展成就引领。如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教育目标时,在完成目标任务的达成度上全面赶超发达国家水平。二是共享发展成果引领。通过积极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相关要求,“大幅增加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岛国和非洲国家提供的高等教育奖学金数量,以及通过开展教师培训国际合作等手段,大幅增加这些国家合格教师的供应”等形式多样、注重成效的教育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方式,提升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贡献度,充分体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道义和担当。三是教育思想引领。全球竞争从根本上是知识理论和价值观的较量。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的增长更加依赖知识理论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拥有自主知识理论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上海数学教育走向世界,实际上是数学教育教学思想的领先。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要加快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在教育面向世界中,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四是教育标准引领。如2019年成立的“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是海外独立举办的第一所高职院校,该校5个专业教学标准已成为赞比亚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未来,将会有更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标准被更多国家接受和认可,成为国际教育标准。中国教育在面向世界中,将由跟跑、并跑进入有所领跑的阶段。

 

(三)在面向世界中促进协和世界

 

写入我国宪法、载入联合国决议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新美丽的世界”,其核心是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等全人类共同价值中,推动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生存和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两大基本问题。在人类生存问题上除去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就是战争。而影响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贫困与饥饿。联合国2000年制定的“千禧年开发目标”、2015年制定的“2030可持续开发议程”均将消除贫困和饥饿列为首要目标和议程。根据联合国《2023年全球人道主义状况概览》,目前全球每23人中就有1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2023年有3.39亿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和保护,比2022年初的2.74亿人大幅增加,创历史新高。教育在面向世界中,不仅可以通过教育扶贫推动国际减贫事业发展,还可以“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教育有助于消除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诸如战争、贫困、种族歧视、不平等关键性障碍。通过加强大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小学阶段重在养成观察世界的感知力,初中阶段重在培养互动交流的沟通力,高中阶段重在提升群策群力的创造力,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全球治理的行动力。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的“承认教育和知识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倡议下,教育对外开放不仅是人类社会为“本质上共享并互相交流的价值观、公民美德和正义感等各种善意”这一“共同利益”集体行动的过程,也是基于“共同利益”在全球层面重塑规则和规范系统的过程。教育对外开放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塑造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在增强各国人民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全球共识,汇聚全球力量,促成全球协调一致应对共同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外国留学生或在国外为中国募捐医疗物资或留在国内担任抗疫志愿者,一句“我们是外国人,但我们不是外人”,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风雨同舟”“守望相助”。

 

展望2035年,教育在面向世界中可加强全球教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为推进中巴命运共同体、中老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等国家之间以及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入更多的教育内涵和“共同利益”。在面向世界中,中国教育必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发力。

 

三、结语

 

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参加北京科学技术政策讨论会的外籍专家时强调,“我们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1984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历史上落后,就是因为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40年来“教育要面向世界”中的教育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中国教育与世界的关系也在不断拓展。如果说40年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那么40年后,世界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中国。中国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在确立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同时,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4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面向世界,使当时的教育得以冲出思想禁闭和思维禁锢,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实现历史性突破、系统性跃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教育面向世界,既是面向现代化,也是面向未来;既是在推进现代化,也是在塑造未来。教育面向世界所具有的这种推动和塑造力量,从根本上来自对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先进教育文化成果并非跟随式的学习模仿,而是基于创新的超越。扎根中国,不忘本来,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继往开来。

 

面向2035年,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新形势下的价值观较量,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思想内涵,对我们正确看待新时代的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编辑:徐华楠)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9期,本平台发表内容以正式纸质出版物为准,图片来源于包图网,仅作分享交流用。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若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