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地震科普宣传

防震减灾故事丨4300米高原上的青春力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29    浏览次数:410  

“刹车!有落石!”伴随着车辆紧急刹停,几块巨石滚落到车前,震起一团团尘土,车里的人惊魂甫定,瞬间起了一身冷汗。这是今年7月31日,发生在317国道那曲市索县荣布镇段的惊险一幕,也是西藏流动地磁测量任务小组在工作周期中遇到的最严重的一次山体滑坡。

2024年7月25日,云南省地震局信息中心的周思远、赵育飞、刘国勇一行3人,协同四川省地震局的竹任国、何磊、樊煦,一同远赴雪域高原,行程上万公里,开展了为期21天的西藏地区流动地磁测量任务,这也是云南省地震局负责西藏流磁测量任务的第6个年头。

此次滇川联合援藏小组,六名队员全部是“90后”,平均年龄28岁,最小的2000年出生,最大的也只有32岁。

 意料之外的重重困难 

“队伍中有几名同志有进藏的经验,本以为轻车熟路,但越往高原走,突发事件越多,特别是滑坡和各种自然灾害引起的交通管制,让整个行程充满不确定性。”周思远回忆道,“全程遇到大的落石和滑坡有3次,特别是在荣布镇,迟几秒刹车就可能被落石砸中,现在回想,还心有余悸。”

1730188685874.jpg

山体滑坡

连续五年在西藏工作过的赵育飞说道:“这次的路特别难走,多条国道同时都遇到了地质灾害封路情况,多次打破了我们计划的路线和时间。”道路变得异常堵塞和泥泞,给测量工作增加了极大的阻碍,但为了保证测量进度,测量小组选择牺牲休息时间继续赶路到预定地点。

 缺氧不缺精气神 

进入西藏工作,一天之内海拔从2000米立马拔升至4000米,四川省地震局初次进藏的队员身体出现了明显的高原反应。“我们在出发前就提前准备了2个氧气钢瓶,在四川省地震局同事出现高原反应的第一时间就让他们立刻吸氧,指导他们放缓动作,适应低氧环境。”周思远说道。

“在索县,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由藏式房屋改造成的酒店,没有热水,床和厕所仅用一条布帘隔开,窗户因为老旧关不上,夜晚时冷风直接吹进房间。”周思远笑道,“我被冻得瑟瑟发抖,只能穿着衣服又盖被子,正巧楼下的烧烤小店营业,当时脑袋里就想还好能闻着烧烤的香味睡觉,这样冷一点也扛得住。”

到达被誉为藏北高原心脏的那曲地区,海拔超过4500米,昼夜温差极大。小组成员入住的酒店没有空调地暖,几乎所有队员都头疼得睡不着觉。但是氧气瓶数量不足,酒店没有制氧机,队员们只能轮流着吸氧缓解症状。“后半夜氧气用光了,我们没睡着的队员就聚在一起聊天谈心看星星,也是难得的一次人生体验。”刘国勇说道。

 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 

那曲市巴青县地磁观测点位于海拔4300米的山腰上,由于道路中断,车辆到达山脚就无法前行。四川省地震局的竹任国带领队员们扛起仪器、背起脚架,一步一步在4000多米高海拔的疾风低氧环境下步行一个多小时,队员们每人平均负重20至30公斤,中途休息了4、5次,到达测量点位后立马开展工作,架设设备、调试仪器、观测、记录数据......“这是我工作以来爬过最难的山,这辈子我都记住这个测点了!”竹任国说道。

1730188720263.jpg

开展测量

“在西藏测量地磁,实际情况比想象中更不容易。”四川省地震局队员感叹。高原之上电池消耗比低海拔地区消耗得更快,对测量时间把控要求很高。“我们记录数据所用的平板电脑在平原地区电量可以支持测量3到4个点位,在西藏地区温度低的情况只能支持1至2个点,为了防止测量期间电量耗尽,我们在仪器之外还要携带备用应急电源来保证测量正常开展。”周思远解释道。

为了让仪器调至最佳状态,赵育飞建议队友们在测量前就提前打开仪器箱,让仪器适应高原低氧低温环境。“嘿,这招还真有用,仪器果真好调试了!”晾了一会仪器的刘国勇笑着拍手称道。

1730188726885.jpg

高寒缺氧、疾风凌冽、飞沙走石,但是地震野外工作从未停止过脚步;欢声笑语间,汽车翻过雪山,队员们穿梭在茫茫山川之间,带着爱的羁绊步履不停,继续奔赴向下一个测点,为地震事业奉献青春的力量!


来源:中国地震局微信公众号